2025年4月8日 豆粕期货近远月合约分析:M2505与M2509的博弈与分化

文章编号:2 更新时间:2025-05-04 分类:最新资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豆粕期货市场呈现明显的近弱远强格局,M2505合约因短期供应改善而承压,M2509合约则受中长期供需紧张预期支撑,两个合约走势分化明显。截至2025年4月底,M2505合约价格为2761元/吨,较月初下跌3.29%;M2509合约价格为2920元/吨,较月初下跌2.31%,但跌幅小于近月合约。从交易指标看,M2509合约持仓量高达245万手,是M2505合约(2.56万手)的近100倍,市场资金明显更关注远月合约的定价权。 2025年4月8日豆粕期货近远月合约分析M


一、M2505合约:短期供应改善,价格承压下行

M2505合约面临短期供应压力缓解的明确预期。2025年4月,中国从巴西采购的240万吨大豆开始陆续到港,其中舟山港单月卸载量突破70万吨,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5-6月中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超1100万吨/月,远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这一供应增量直接缓解了国内油厂原料短缺问题,4月上旬全国油厂平均开机率不足30%的历史低位,但随着大豆到港增加,开机率已回升至50%以上,豆粕日产量显著恢复。


需求端对近月合约的支撑有限。尽管2025年一季度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2%,能繁母猪存栏增加47万头,但养殖利润持续下滑导致饲料企业采购意愿谨慎。同时,菜粕进口受加拿大100%关税限制,价格优势消失,饲料企业被迫回调豆粕添加比例,这一替代效应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抵消供应改善带来的价格压力。此外,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3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1710.9万吨,同比减少7.9%,但4月巴西大豆到港量预计达850万吨,这一供应缺口已基本填补。


从持仓结构看,M2505合约日增仓持续流出(如4月30日减少72354手),资金明显撤离近月合约。基差方面,M2505期货价格显著低于现货(如4月23日现货价格达3600-4200元/吨),基差走强反映市场对近月合约价格修复的预期。然而,随着五一节后供应进一步增加,现货价格可能回落,进而拖累期货价格下行。机构普遍认为M2505合约价格将震荡偏弱,目标位或探至2700-2800元/吨附近,交割前逼仓风险已基本解除。


二、M2509合约:中长期供需博弈,价格存在支撑

M2509合约的价格走势主要反映中长期供需预期。美国2025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减少4%-8%,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1日发布的种植意向报告,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8349.5万英亩,低于2024年的实际种植面积8705万英亩。市场担忧美豆减产将导致全球供应收紧,支撑远月豆粕价格。此外,巴西2025/26年度大豆产量预测存在分歧(1.73亿至1.83亿吨),若单产不及预期或遭遇天气风险,也将对远月合约形成利多。


需求端对远月合约的支撑较为明确。2025年一季度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2%,能繁母猪存栏增加47万头,支撑豆粕需求。同时,低蛋白日粮政策的全面推行需要时间,短期内对豆粕消费的压制有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全国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仅29.05万吨,较3月底下降49.84%,较去年同期减少35.6%,为近三年最低水平,这一库存紧张局面将逐步向远月传导。


然而,M2509合约也面临一定风险。首先,巴西大豆2025/26年度产量若达到1.73亿吨以上的预测水平,将缓解全球供应压力;其次,中美关税政策博弈若出现转机,美豆进口可能重新恢复;最后,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4月29日发布)明确提出"到2030年,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左右",政策长期压制豆粕需求。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远月合约价格承压。


从持仓结构看,M2509合约持仓量高达245万手,月度增持62万手,资金关注度显著高于近月合约。市场情绪呈现谨慎乐观,一方面担忧巴西大豆供应稳定性,另一方面对美豆减产预期有所定价。机构普遍认为M2509合约短期将在2900-3100元/吨区间震荡,中长期若美国减产预期兑现,价格可能上行至3200元/吨以上。


三、跨合约价差分析:近弱远强结构明显

M2505与M2509合约的价差走势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与长期供需的预期分化。截至2025年4月底,M2505-M2509合约价差约为160元/吨,较月初扩大约100元/吨,呈现明显的"近弱远强"结构。这一价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近月合约供应压力缓解,价格承压下行;另一方面,远月合约受美国减产预期支撑,价格相对坚挺。


价差走势与市场预期高度相关。4月上旬,因巴西大豆装运延迟,M2505-M2509价差曾收窄至约50元/吨,市场预期短期供应紧张;随着巴西大豆到港量增加,价差重新扩大至160元/吨以上,反映市场对近月供应改善的认可。若5-6月巴西大豆装运恢复正常,价差可能进一步扩大;若美国种植面积超预期回升,价差则可能收窄。


从历史数据看,豆粕合约的季节性价差通常呈现"近弱远强"特征,主要原因是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后供应压力后移。然而,2025年这一特征尤为明显,主要是因为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缩减预期强烈,且中国对巴西大豆的依赖加深,导致远月合约的供应不确定性增加。


四、投资策略建议

基于对M2505和M2509合约的分析,提出以下投资建议:


M2505合约操作建议:短期偏空思路为主,价格承压下行。可采取以下策略:


逢高做空,目标位2700-2800元/吨附近,止损位设在2850元/吨以上;

关注五一节后大豆到港情况,若到港量超预期(如单日到港量突破50万吨),可加仓空头头寸;

交割前谨慎操作,若港口拥堵导致局部地区豆粕供应紧张,可能引发短期价格波动。

M2509合约操作建议:中长期谨慎乐观,存在上涨潜力。可采取以下策略:


关键支撑位(如3000元/吨)附近分批建多,目标位3150-3200元/吨,止损位设在2900元/吨以下;

等待USDA6月种植面积报告确认美国实际种植面积,若面积进一步下调,可加仓多头头寸;

关注巴西大豆2025/26年度种植情况及物流瓶颈改善进度,若巴西大豆供应顺畅,需警惕价格回调风险。

跨合约套利策略:可关注M2505-M2509价差的扩大与收窄机会。当前价差约160元/吨,若巴西大豆装运延迟导致近月供应紧张,价差可能收窄;若美国减产预期增强,价差可能进一步扩大。建议在价差低于100元/吨时考虑买入近月抛售远月策略,价差高于200元/吨时考虑反向操作。


五、风险因素提示

物流风险:巴西大豆装运延迟可能导致M2505合约交割前现货供应紧张,进而推高期货价格。根据船期监测,4月下旬至6月,中国将有超过3000万吨进口大豆陆续抵港,其中巴西大豆占比超八成。若巴西中北部降雨阻碍装运,可能影响这一到港进度。


政策风险:中美关税政策博弈若出现转机,美豆进口可能重新恢复,对远月合约形成压力。目前中国对美大豆加征10%关税,基本断绝了阶段性对美国大豆的进口,但若关税政策调整,这一平衡可能打破。


天气风险:美国大豆种植期若遭遇极端天气(如干旱或洪涝),可能进一步加剧减产预期;巴西2025/26年度大豆生长若受拉尼娜现象影响,也将对远月合约形成支撑。


养殖业风险:生猪存栏量增长不及预期或养殖业利润持续低迷,可能导致豆粕需求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的全面推行将逐步降低豆粕用量占比,长期压制价格。


六、结论与展望

M2505和M2509合约的走势分化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与中长期供需的预期差异。近月合约M2505受供应改善明确影响,价格承压下行;远月合约M2509则受美国减产预期支撑,价格相对坚挺。随着五一节后大豆到港量增加,M2505合约价格可能进一步探底,但需警惕物流拥堵导致的局部供应紧张;M2509合约价格则需关注6月USDA种植面积报告及巴西大豆种植情况,若美国减产预期增强,价格有望上行至3200元/吨以上。


从长期看,中国对巴西大豆的依赖加深和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推进将重塑豆粕市场格局。巴西大豆已成为中国进口大豆的主力来源,占比超过70%;而豆粕用量占比将逐步从当前的15%左右降至2030年的10%,这一趋势将对远月合约价格形成持续压制。然而,在短期内,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缩减和巴西大豆供应不确定性仍将是影响豆粕价格的主要因素。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以下关键时间节点:


5月中下旬:巴西大豆到港高峰与油厂开机率变化;

6月初:USDA发布2025年大豆种植面积报告;

9月前后:美豆新作生长关键期与天气炒作窗口。

总体而言,M2505合约适合短期操作,关注价格下行空间;M2509合约适合中长期布局,需等待更多基本面确认信号。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建议投资者保持灵活策略,关注供需格局变化,合理控制仓位并设置止损止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


本文地址: https://www.seonav.cn/article/2.html


下一篇:2025年5月8日玉米2507合约趋势分析与交易策...
    相关文章